2024年7月19-2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吉林大学劳动教育中心承办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与实施专题培训班在长春召开。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单位的专家学者100余人汇聚一堂,围绕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姜恩来,安徽艺术学院副院长柳友荣,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出席开幕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曲霞主持开幕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姜恩来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姜恩来副会长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在多次讲话中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为深刻贯彻总书记讲话的重要精神,此次培训班,他提出三点想法:一要在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中坚定树立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二要大力高校推动劳动课程建设,构建劳动教育实施体系。三要深化劳动教育多方协同,健全新时代劳动教育机制体制。
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瑞在致辞中代表吉林大学对与会嘉宾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并强调此次培训班的三点重要意义:首先是对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重要性起到了正向积极宣传的效果,其次是促进了高校内外协同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最后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对于劳动教育引导性。
在培训班专家报告中,安徽艺术学院副院长柳友荣教授以“劳动教育文化——莫让劳动热情沦为孤单的火种”为题,从器物、制度、理念三个方面阐述了劳动文化以及劳动教育文化对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刘友荣教授认为,劳动教育的育人功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上盛行的劳动文化,取决于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所秉持的教育立场、态度、方法,劳动教育的价值指归要落实在人的存在感、价值感、生命意义上。
柳友荣作报告
吉林大学劳动教育中心副主任纪明教授的发言主题为“高校劳模讲授劳动教育课的创新模式探索”。纪明教授分享了吉林大学劳动教育课的创新实践模式,指出高校劳模讲授劳动教育课的创新模式,丰富发展了劳动教育的理论内涵,助力实现了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形塑了社会劳动的新风尚。纪明教授表示吉林大学的劳动教育课未来建设目标是推进“全国劳模讲劳动教育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纪明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班建武教授围绕“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遵循的三大规律”展开发言。他认为,劳动教育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要避免劳动和教育的“两张皮”问题,大学劳动教育要着力强化其育人的思想含量,突出思想实践的力量。其次,劳动教育要体现劳动规律,即人的劳动的满足需要规律、时间节约规律、以及劳动的合比例性规律。最后,劳动教育要立足社会规律,劳动教育要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要反映劳动关系的时代特点。
班建武作报告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副院长曲霞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要义与实践探索”。曲霞教授表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抓住原点,深刻理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诉求;更要进一步明确认识,正确处理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还要深一步抓住要义,科学建构高质量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同时也要聚焦难点问题,切实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建设。
曲霞作报告
在院校分享报告中,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四所985高校负责劳动教育的领导分享了其学校的劳动教育经验。其中,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珂作了“服务劳动、躬行求知——复旦大学书院服务学习课程的探索”为主题的分享、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副处长王栋以“南京大学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题汇报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南大模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院党委书记、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人民武装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林波以“数智赋能‘大劳育’工作体系破解人才培养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主题展开实践分享、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党委书记李克江做“中农特色,耕读特色,劳动教育体系及基地建设”实践经验交流。
吉林大学劳动教育中心副主任、学工部副部长梅士伟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劳动教育教研室主任张楠教授分别主持了专家讲座与高校经验分享报告会。培训期间,全体参训教师还前往吉林大学劳动教育基地进行了参访学习。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此次培训班得到了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参与和积极响应,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与实施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